close

 

茶園安全健康管理

 

非農藥防治介紹

臺灣地處熱帶與亞熱帶,氣候高溫多濕,適合多種病害的發生與傳播;冬季又乏低溫來降低病原菌之密度,因而病害十分猖獗,嚴重影響農產品的產量與品質。

自從農藥問世後,基於經濟與速效之考量,農民多以化學方法來防治病害,而忽略其他防治手段與管理策略。然而,農藥的使用對生態環境有許多的負面影響。如(1)有礙農民與消費者的健康,農產品上易留有農藥殘毒,清洗不易。(2)藥害:使用不當時造成植物傷害。(3)抗藥性:經常使用農藥,病原微生物易產生抗藥性,導致農藥藥效不彰。(4)危害非目標生物:降低土壤中有益微生物或微小動物之族群,甚至除滅主要病原菌後,使次要病原菌族群增加,而成為主要病原為害作物。(5)環境污染:許多農藥在自然界中代謝分解十分緩慢,可能造成水源與土壤污染。尤其環保意識抬頭後,農藥更是受人重視。

近年來,政府極力提倡『有機農業』與『永續農業』,在病蟲害管理方面多獎勵研發安全且有效的非農藥防治方法,為的就是逐漸降低對化學農藥之依賴,以保障蒼生的健康、生態的平衡、及農業的永續經營。

依據各種病害之病原生態的不同,可使用之非農藥防治手段不同。如果非農藥防治法使用得當,不但可以減少農藥的使用,且對病害防治可達事半功倍之效果。

現今我國經常使用的非農藥防治策略,包括健康種苗、抗病育種、誘導性抗病、拮抗微生物、非農藥殺菌物質與營養液、抗蒸散劑、土壤添加物、栽培管理如網室栽培、套袋、地面覆蓋等、物理防治法如太陽能滅菌、土壤蒸汽消毒等。

作物病害之非農藥防治
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編印
中華民國九十三年十二月
農業試驗所特刊110 ISBN 957-01-8598-8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onderfu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